关于推进四川化工职业技术学院质量文化建设的指导意见
建设校本特色的质量文化,树立质量主体意识,是我院提高教育质量、推进内涵发展的必由之路和内在要求。2012年,国务院发布《质量发展纲要(2011-2020年)》,提出到 2020年,建设质量强国取得明显成效,质量基础进一步夯实,质量总体水平显著提升,质量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2015年教育部下发《关于印发《高等职业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指导方案(试行)启动相关工作的通知》,明确提出“树立现代质量文化,引导高职院校提升质量意识”。2016年四川省教育厅下发《四川省高等职业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实施方案(试行)》和《四川省高等职业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操作规程(试行)》的通知,明确指出“各高职院校要不断完善内部质量保证体系,专业、课程、教师、学生等发展各项质量计划和质量标准更加完善,学校各层面质量保证主体的责任意识不断增强”。2017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开展质量提升行动的指导意见》,强调提高供给质量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攻方向,全面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是提升供给体系的中心任务。习近平总书记对质量工作高度重视,提出“标准决定质量,有什么样的标准就有什么样的质量,只有高标准才有高质量”。2017年9月,中国质量(上海)大会在上海召开,会议提出“质量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提升质量是全人类共同的追求,质量对个人、企业、行业、国家未来的发展都有着深刻影响,当今世界的发展已经进入质量时代,质量越来越成为全球发展中面临的重大战略问题”。2019年2月13日,国务院正式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方案明确表明“我国的高职教育要由追求规模扩张向提高质量转变”。教育部和四川省教育厅多次下发的诊改文件中指出,各高职院校要按照“55821”工作模式开展学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建设,发挥“文化引擎”作用,培育学校质量文化,不断提升高职院校质量意识,促进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
学院质量文化建设是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水平,赢得社会公信力和美誉度的有效保证,是全面落实质量保证体系构建和支撑人才培养质量诊断与改进的客观需要。为了更好地推进学院质量文化建设工作,促进学院诊改工作更好地开展,践行人才培养全面质量管理的理念,实践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特制订此指导意见。
一、质量文化建设的意义
质量是我院发展的生命线,提升质量是我院改革与发展的核心任务。质量文化是我院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建设的核心和灵魂。在质量保证体系中,质量文化不仅渗透到质量保证活动的一切方面,而且决定着整个质量保证体系的价值取向、运行方式和活动效果。它对我院全体师生员工有一种内在的感召力,能够引导我院全体师生员工把个人的目标和理想栓系在同一个目标上,朝着一个共同的方向努力。只有当学院的质量要求融入全体成员的共同价值观念,内化为全体成员的自觉意识和追求,最终使质量作为学院全体成员的一种共识和习惯,质量保证体系才能发挥更大作用。
二、质量文化建设目标
通过完善质量文化环境、建立质量行为准则、打造校本特色质量文化等手段,树立“人才培养质量是学院发展的生命线”的质量观,倡导“一次就把事情做好”的质量意识,逐步建立“零缺陷”的质量理念,将现代质量文化建设融入学院建章立制、全面管理、人才培养、宣传教育等教育教学的各个方面,建设独具特色的我院质量文化,打造具有企业工匠精神的特色校园质量文化,形成学院内部质量保证体系的“文化引擎”。
1.强化质量意识,培育现代质量文化,形成以先进职教理念为引领的质量价值体系和全校师生普遍认同的核心文化理念。
2.结合学院的校风、校训、学风等特点规划设计校园环境文化,保证质量约束机制的有效运行。
3.建立内部质量管理标准体系、工作流程,强化制度文化。
4.建立和实施质量行为规范和工作制度,明确各类人员的质量行为,明确各层级、各部门和相关人员职责,建立健全涵盖各类人员的质量行为规范。
5.学生在学习和生活过程中潜移默化体会和感悟专业理念和专业精神。
三、质量文化建设的内容
树立基于“全面质量”管理理念,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我院质量文化由内隐的精神文化和外显的环境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专业文化五个层面组成,学院将从“比、超、赶、超、特”等五个方面,秉承工匠精神,强化质量意识,积极营造“人人关心质量、人人创造质量、人人享受质量”的质量文化氛围,着力培育具有校本特色的现代质量文化,着力建设互相关联、制约、渗透的学院质量文化的完整体系。
1. 建立健全制度文化,比工作之优
一是完善质量标准。系统构建学院的质量管理组织构架,明确学院的质量方针,制定学院的质量发展规划,明确学院的质量管理目标,完善学院在“学院、专业、课程、教师、学生”五个层面的质量管理标准。
二是完善质量管理制度。制定并完善我院全体教职员工和学生的行为准则,形成涵盖我院教育教学、科研、校企合作、社会服务、对外合作等内容的各项工作制度、责任制度、管理制度、评价制度、奖惩制度、保障制度。
三是完善常态化的创先争优表彰制度。制修订学院评优评先办法和创先争优表彰制度,开展教师评优评先活动,评选如教学名师、师德标兵、学生最喜爱教师等先进代表,树立师德师风典型,引领全院教师提升教学质量,营造良好的教学育人氛围。开展奖学金、助学金评定工作和学生评优评先活动,评选三好学生、优秀毕业生以及其他各类优秀学生等,营造争先争优的氛围。
四是多渠道宣传先进典型和榜样。开辟质量文化网站专栏和校内宣传栏,拓宽校内外媒体报道渠道,举办质量成果展,宣传办学质量典型案例,宣传先进典型和榜样。
五是以赛促进步。制定学院各类竞赛管理办法,开展如说课、教师教学能力设计、课件制作、公开课等竞赛活动,通过比赛发现典型并树立典型,号召全体教职员工学习典型,取长补短,促进人人不断进步。
牵头部门:学院党政办公室
参与部门:学院各部门
2.强化培训学习,学他山之石
一是向兄弟院校学习先进的职教理念,做好培训总结,在全院作学习经验分享交流,将学习成果有效地运用到日常工作中。
二是各部门客观分析存在的短板,牵头部门针对问题分层分类组织我院教师开展质量内涵学习,针对性参观交流和培训,不断加强全体教职工对质量管理内涵的认识和理解,提升质量意识,营造质量文化氛围。
三是将学习融入教研活动、政治学习中,如学习先进的职教和教育理念、学习国家职业教育发展新动向、学习行业企业发展新动态等,实现学习的常态化、持续性和有效性。
四是加强内部交流学习,创建学习型校园。学院全体教职工要积极互动,积极参加如教师相互听课、教师讲座等相互交流学习的活动,以更加投入、谦虚和辩证的态度来进行相互交流学习,从中汲取更多的营养来指导自己的工作、丰富我们的思想、开阔我们的视野,形成“人人爱学习、人人自觉学习”的良好氛围。
牵头部门:组织人事处
参与部门:学院各部门
3.紧跟行业发展,赶潮流之先
一是紧跟行业发展的最新动态,及时应用新工艺、新技术。立足我院办学特色,紧密结合化工、机械、智能制造、医药食品等行业要求,同社会发展、地方经济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吸收民族文化的精髓,紧跟行业、企业发展脚步,在专业建设、课程建设中引入与专业相关的新工艺、新技术和先进的行业文化,及时更新完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与课程标准,与时俱进,不断提升我院的人才培养质量。
二是学习和应用先进职教理念,推进教育教学改革。不断学习国内外最先进教学理念,将企业文化与学校文化融为一体,逐步打造“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以职业能力为导向”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深入研讨学习“成果导向”教育教学改革的思路与方法,拓宽视野、了解专业前沿,提升教学能力和教学效果,不断推进学院的教育教学改革。
牵头部门:教务处
参与部门:学院各部门
4.取长补短,超昨天之我
各专业、各课程、全院教师和学生分别制定发展规划,对照发展规划定期检视目标达成度,对于没有达成的目标要细致分析,查找原因,针对性的制定诊改措施,不断超越自我,形成“8”字型质量改进螺旋。
各部门细化或者量化部门职责、岗位职责及工作标准,对照工作标准定期检视、反省工作中的不足,形成部门诊改台账,并及时查找原因并制定整改措施改进工作,提升成效,每天都有进步,不断超越自我,形成“8字型质量改进螺旋”。
牵头部门:质量管理办公室
参与部门:学院各部门
5.发挥学校和专业优势,形成校本特色
一是结合学院校风、校训、学风等特点,凝练学院化工特色,总结提炼学院的质量方针,形成我院独具化工特色的质量目标,树立“人才培养质量是学院发展的生命线”质量观,体现学院以“化工”为特色的办学指导思想和质量理念,将“精益求精、绿色安全”融入质量文化。
二是各系根据专业特色,打造特色鲜明的专业文化。引入专业元素,系统规划设计体现学院不同专业特色的环境建设和氛围建设。通过校企合作,把企业管理理念和企业文化带入课堂,将企业文化融入到专业教师的教学活动中,有目标、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专业知识、专业文化的传授。通过课程教学,渗透行业企业文化的精神内涵,实现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与企业生产实践相结合,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相对接,教育理念与企业管理理念相融通。通过专业精神文化融合和专业物质文化融合,形成凸显职业本位的各专业特色的专业文化。
三是强化人文关怀,增强全院教职工归属感和凝聚力。坚持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发挥党政领导的作用,做好教育、引导和帮扶工作,以爱心帮扶为载体,传递组织温暖与人文关怀。学院各级领导要体察民情,了解民意,建立起对全院教职工政治上关爱、生活上关心、成长上关怀的长效机制,想方设法为大家办好事、办实事。工会要加强全院教职工的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致力于为全院教职工服务,为全院教职工解决实际关系到切身利益的问题,最大程度的为职工解决生活和工作中的困难。
牵头部门:党委宣传部
参与部门:学院各部门
四、工作要求
各牵头部门联合参与部门,在2020年5月15日前根据相应质量文化建设内容完成建设工作方案。方案中要梳理质量文化建设具体任务,明确每项任务的责任人、完成时间节点等,确保学院质量文化氛围趋势向好,助推学院又好又快发展。
五、预期效果
全院上下要始终贯彻“全面质量”管理理念,树立“全方位育人”的质量观,强化“全程精细化”的质量意识,积极推进现代文化质量建设,创新质量文化意识环境、物质环境、制度环境和精神环境的建设路径和载体,形成“比、学、赶、超、特”的独具学院特色的质量文化氛围,形成凸显我院特色的全员、全方位、全过程质量管理的现代文质量文化,提高质量文化理念的认同度、质量保证和诊改工作的参与度,助推学院内部质量保证主体作用发挥,助力学院“十三五”建设规划目标的实现。
|